梦到自己在挖掘墓葬(梦到自己在挖掘墓葬什么意思)

作者:侠名 -
梦到自己在挖掘墓葬(梦到自己在挖掘墓葬什么意思)

大家好,关于梦到自己在挖掘墓葬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梦到自己在挖掘墓葬什么意思的知识,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本文目录

  1. 杨贵妃到底有没有被缢死在马嵬坡
  2. 楼兰在哪,到底有没有被挖掘出来,它曾经的历史是怎样的。
  3. 楼兰遗梦
  4. 吸血鬼真的存在吗

公元756年,一场声势浩大的政变,促使繁盛的大唐王朝由此走向衰败,这便是历史上著名的“安史之乱”。
公元756年,7月14日,安禄山统领的叛乱军大举攻入长安接到密报的唐玄宗连夜带领嫔妃以及贴身禁军仓皇出逃。
第二天,逃亡队伍到达陕西境内的马嵬坡。
就在这时,随行的将士突然起义反叛,当朝宰相杨国忠瞬间死于乱军之中。
随后,叛乱的将士将愤怒的矛头指向了杨国忠的姐姐—--玄宗最为宠爱的杨贵妃,这个大唐最美丽的女人。
七十多岁的老皇帝李隆基,最终没有保住自己爱妃的生命,一代绝世美女香销玉殒在荒凉的马嵬坡上。

一年以后,那场声势浩大的安史之乱终于平息。
大唐的皇宫内传来了此起彼伏的朝拜声,玄宗之子肃宗登上了皇位,玄宗由此退位成为太上皇。

就在这年的夏天,一个月光蒙胧的夜晚,几个神秘的人忽然出现在荒凉的马嵬坡上他们悄悄挖开了当年草草埋葬杨贵妃的坟墓,这些人究竟在找寻什么呢。

四川大学专门研究古代史的专家王炎平教授对这段历史有很详细的了解采访:王教授:当时据记载,去的人把坟墓打开以后,肌肤已坏,就是说遗体已经坏掉了,一年多了么,一年半了,因为唐玄宗回长安是757年,12月初,回到长安,已经一年半以后了,一年半以后这个遗体不存在了,只存在一个香囊,这个香囊是

(贵妃)生前佩带的,那么就把这个香囊送给了玄宗。
翻开史料,人们发现了关于当年神秘挖墓事件的记载,玄宗皇帝回到长安后,秘密的令宦官改葬贵妃,但是去改葬的人回来却说不见了贵妃的遗体,只带回了贵妃生前携带的香囊。

就在这次挖墓事件之后,长安城内传出了杨贵妃遗体失踪,杨贵妃可能没死的惊天奇闻。
贵妃的遗体怎么会失踪呢,人们陷入了迷惑之中。

翻开史料,人们找到了当年马嵬事变,杨贵妃遇难的多数记载:玄宗本纪里记载“命力士赐贵妃自缢”,同样在杨太真外传里有:缢死看来多数的史料记载,贵妃确实上吊了。
在当时将士叛乱的危急情况下“四军不发”“贼本尚在”。

这里的贼难道指的就是杨贵妃本人吗?叛乱的将士为何对杨贵妃有如此大的仇恨要将其至于死地呢?身为大唐的统治者唐玄宗为何愿意将自己最宠幸的贵妃赐死呢?人们对这些更是疑惑不解,马嵬坡上杨贵妃只有死才是最好的结束吗?

采访王教授:安史之乱的发生,它虽然原因复杂,但其中一个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唐玄宗后期政治走向腐败,也就是说唐玄宗的腐败政治要对安史之乱负直接责任,马嵬之变在一定程度上,实际上是对玄宗后期腐败政治的轻率,在对腐败政治的轻率时,杨玉环实际上是代玄宗受过片花。

众所周知,杨贵妃被誉为古代四大美人之一的绝世佳人,唐玄宗对杨贵妃极为宠爱,杨贵妃在当时的地位上相当于皇后。
公元745年8月,本是身为唐玄宗儿媳妇的杨玉环被正式册封为杨贵妃,从此和唐玄宗上演了一段轰轰烈烈的不伦之恋。

杨贵妃的美貌无疑是绝世罕有的,但是,就是那个深爱着杨贵妃的唐玄宗,拥有着至高无上的权力,却不能在危急关头保住爱妃的生命。

采访王教授:高力士劝唐玄宗,他讲现在的情况是杨国忠已经死了,贵妃在,诛杀杨国忠的将士心里不安,将士心里不安,陛下就不安,将士安,陛下就安,高力士以一种委婉的口吻,交代了问题的实质,就是说唐玄宗不能留下杨玉环,留下杨玉环,就有可能会对唐玄宗的安全发生影响。

七十多岁的唐玄宗无可奈何之下,将杨贵妃赐死以留全尸。
根据新旧唐书里的记载,在当时情势危急的马嵬坡上,杨贵妃主动同意献出自己的生命。
杨贵妃在死之前请求去驿站旁边的佛堂祭拜,于是随后被缢死于佛堂。
贵妃死后用紫褥裹盖草草的埋葬在佛堂旁边的土坡上,从此这个绝世佳人,孤零零的躺在荒凉的马嵬坡上。

按照这样的推论,当年情势危急的马嵬坡上,杨贵妃应该是上吊死了。
但是两年后改葬的人为何没有找到她的遗体呢。
民间为何传出杨贵妃可能遗体失踪,贵妃可能没死的惊天奇闻呢。

关于那段神秘的挖墓事件,人们在查找史料的时候发现了新旧唐书两种不同的记载。
在旧唐书里说:肌肤已坏,而香囊犹在。
而新唐书里却只有:香囊犹在。
也就是说只有香囊,而不见了贵妃的遗体。

新旧唐书的记载为何有这样的差异呢,难道会是编写人的失误,疏忽了“肌肤已坏”的记载。
倘若按旧唐书的说法,肌肤已坏,仍然是可以改葬的,为何去改葬的宦官只带回了贵妃携带的香囊呢。

人们又怀疑贵妃的遗体是否被盗墓的人,盗走了呢?但是这样的说法,似乎很难以成立,在当时危急的时刻下,民间的人是不会很快得知杨贵妃埋葬的地方,而且遗体只是草草的埋葬,没有任何的陪葬品。
倘若是盗墓分子所为,就不会留下杨贵妃身上所携带的香囊。

那么新旧唐书哪一个记载才是最准确的呢?旧唐书是唐朝时就记载的,而新唐书是宋朝人根据旧唐书编写的,按常理说应该是旧唐书尤为可信,但是如果是这样,新唐书里也不应该将“肌肤已坏“如此重要的记载删掉。
这样的疏漏不得不让后世的人们产生疑惑。
唐玄宗改葬杨贵妃的愿望确实也没有实现,这似乎又不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人民大学历史系刘厚滨教授对这段歧义的记载有这样的看法。

采访刘教授:从唐明皇本人的角度来看,他是要对外宣布贵妃确实死了,因为她不得不死,可是这就给人一个空间说她可能没死,只不过是玄宗的一个借口而已,这两段记载的关键是在这里,那么宋朝人在写新唐书的时候,觉得搞不清楚,干脆就是说,也不说有没有尸体了,就说香囊犹在就行了,就把这个事情给回避掉了。

一千多年前的唐朝已经不复存在,人们无法预想马嵬坡上究竟发生了什么意外。
杨贵妃真的遇难还是被执行的高力士手下留情呢,这个问题也只有当年的高力士和随行的侍女清楚了。

采访刘教授:就是一般的记载是陈玄礼免胄失甲,把所有的行头脱下后礼拜,就没有走进去看,就是想像,因为一般的理解皇帝和皇妃一般人是不能亲近的,遗体也是不能亲近的,你一个禁军的首领,那么看了看,抬了个尸体,盖了个白布,那好像就是了,这也留下一个疑案,一般讲,高力士是否会受玄宗的暗示,留有一手,或是高力士本来就跟贵妃关系很好,下不了毒手,勒了后断了气,抬进来又可能活了等等这些话题。

倘若叛乱的将士没有在杨贵妃死后去检验杨贵妃的遗体,那是否预示一千多年前的马嵬坡上真的会有什么意外的情况出现呢。
那件神秘的挖墓事件所产生的疑惑一直困扰着人们,贵妃的遗体为何消失的无影无踪了呢,倘若她的肌肤已坏,去的宦官为何不改葬她呢,却只带回了她生前佩带的香囊。

一千多年后的今天,我们在法门寺博物馆内,见到了那个富有传奇色彩的香囊。
经历了一千多年的岁月,这个有着金银色的小香囊依然完好无损,它就是杨贵妃死后留下来的香囊吗?

这种香囊在古代称做“香球”,唐代时专为贵妇人携带,大的可以挂在床头进行熏香,小的就随身携带。
采访:宋馆长:这两件香囊,最大的直径是12。
8厘米。
小的一个是5。
4厘米,它的原理就是在香囊里面有两个持平环,持平环上套一个钵盂,无论怎样转动,这个钵盂始终与地面保持平行,而里面的香料和藿香始终不会撒在外面,这种原理就和近代用于航海航空上的陀螺仪原理是相似的在香囊里有两个持平环,里面有一个小的钵盂,无论怎样转动,这个钵盂始终与地面保持平行,里面的香料始终不会洒落出来。

采访宋馆长:所以从法门寺出土的这个香囊还可以看到,当时唐玄宗要改葬杨贵妃时发现的香囊,不是当时的一种丝织品,而是一种金属制品,也就是和法门寺发现的香囊应该是一样的史料记载,体态丰满的杨贵妃身上总会发出持续不断的香味,正是因为贵妃身上携带了如此巧妙的香囊。

一千多年后的这个香囊的出现,也使人们相信那次秘密的改葬,宦官带回了香囊给唐玄宗,日夜思念杨贵妃的玄宗只能对着佳人留下的遗物哀叹。

今天的马嵬坡依旧苍凉,历史永远无法抹去贵妃的悲惨遭遇,这里的一花一草见证了一千多年前那段令人费解的历史。
传说,杨贵妃死后,唐玄宗日夜思念杨贵妃,时常在一棵槐树下哀悼,这棵古树后来被称做“太上槐”,它见证了佳人消失后唐玄宗对贵妃的无限思念之情。

一千多年后,旧时的杨贵妃被埋葬的地方只有一个简陋的石碑,文革时这个墓碑也遭到了破坏。
而今在马嵬镇上,重新修葺的杨贵妃墓馆,里面不仅有贵妃的墓,还有贵妃的塑像,供游人瞻仰。

一千多年前,唐朝的宦官挖开的就是这个墓,只不过这个贵妃墓完全与昔日的墓不同了,但是它依然还是一个衣冠冢,没有了贵妃的遗体,伴随着一千多年前那个难以解答的迷雾永久的存留在这里。

现今修葺的墓有三米高,外形用青砖包砌的严严实实,自然原始的贵妃墓不可能有这样包砌的青砖。
关于这个在当地还有一个美好的传说。

采访宋馆长:在我们当地有一个姑娘,长的奇丑无比,她心想为何贵妃长的那么漂亮,把我长的那么丑,她在贵妃坟上哭了一夜,脸上沾上了贵妃坟上的白土,结果第二天她回家一看,脸上的斑点全都不见了,这个美容的作用顿时传遍了四周,来的人都会抓一点贵妃土,后来为了保护坟土,就用青砖砌了起来。

在今日杨贵妃墓馆的碑文上,依然记载着“墓上生白土”这样的字,这个美好的传说故事也随着这座墓而传流到现在。
每当阳春三月的时候,贵妃墓馆里鲜花盛开,无数的游人相继踏来,在这位传奇的绝世美人墓前悼念。
在墓馆里肃立着高达二十米的贵妃塑像,依然显示出了一代美人的风姿绰约,连同留在她身上的迷题让人留恋忘返。

人们不禁发问贵妃究竟死在马嵬坡吗?她的遗体究竟去了哪里呢?而在马嵬镇,关于贵妃的遇难,这里流传着很多的诗文也有传说贵妃没有死,在上吊之后,贵妃又复活了,被高力士和随行的侍女救了。

早已物事人非的马嵬坡上,已经看不到佳人逝去时的悲凉,留给后人的是无陷的疑惑。
就在这个疑惑无法解答的情况下,四川都江堰市的红梅村,传出了千年古墓的奇闻。

字幕:四川都江堰市红梅村红梅村是座落于四川天国山脚下的小村子,传说这个村子因为后山脚的一座千年古墓而充满了神秘色彩,村子里祖祖辈辈流传着这是一座杨贵妃墓的说法。
据村民讲,早年在这里的墓碑上刻着杨字,却没有名讳,这个有千年历史的墓是一个暗墓,村里人世代流传着这是一座贵妃墓。

而今,那块墓碑在文革时期已经不存在了,这块墓地也被种上了小麦,只有一块破陋的祭台青砖还留在这里。

采访

(红梅村村长---李俊昌):贵妃的墓地就是面对青山,后对营山,所谓面对青山就是我们青城山的最高峰---京边崖,后面就是我们所称的一巴码,我们当地叫做流沙坡1997年,市里和红梅村联合对该墓实行挖掘,如今的墓地已经被被夷为平地,只有一个破落不堪的圆形青砖露在外面。

采访

(红梅村村长---李俊昌):97年挖到这个地方以后,大约有1米5左右,发现有个棺材,只有底,四方,就是没有面,棺材里什么都没有,就是这个位置,再往里走,挖1米左右,就是与棺材平面,那个棺材的长度大约有1米7,再往里走就发现了一个梯字型的木材,也就是这样,梯子型的木炭,有4公分左右,大概就是一米多长,我们怀疑这个墓在里面很深,我们就没有再进行挖掘了按当时的挖掘人员讲挖出的瘦小棺木长仅1。
7米,宽仅45厘米,无疑是装女人的棺木但是当年的墓碑和挖掘的情况,都已经不存在了,仅凭村里的流传实在无法这是贵妃墓的说法。

天国山古墓可能会是杨贵妃墓吗,为什么历史上没有任何关于墓地主人的记载呢?当时参与挖掘的都江堰市文物局局长说了这个墓的情况:

采访

(都江堰市文物局局长----范拓宇):没有发现任何能够证明墓主人身份的文字材料,也没有这个墓可能早期也被盗过了,没有任何的殉葬品没有发现任何的殉葬品,所以说墓主人的身份很难判断,但是从墓葬的型子和石材加工,这个墓葬的时代,大概不会超过明代专家的分析与村民流传的传说有很大的距离,我们似乎无法把天国山的千年古墓贵妃真正联系在一起,那位倾国倾城的杨贵妃这样无声无息地的从历史中消失了。
更多地人们希望那个传说地内容是真的,他们希望那个拥有着绝世美貌的贵妃从那场浩劫中幸免于难。

第二集

公元756年,安史之乱爆发,一代绝世美人杨贵妃香消玉陨在马嵬坡上,两年后,挖开的贵妃墓中却找不到贵妃的遗体,杨贵妃可能会在马嵬坡死而复生吗?如果这位绝世美人真的幸免于难,她最终又去向何方呢?

2002年,日本著名影星山口百惠在接受媒体记者采访时,正式声明她是杨贵妃的后裔。
这个大洋彼岸传来的消息迅速在中国爆炸开来,人们感到无比的震惊,杨贵妃的后人怎么可能跑到日本去呢?当年的贵妃莫非真的逃离了大唐转道东瀛了么?

其实,翻开史料,有关杨贵妃东渡日本的说法由来已久。
早在二十年代,著名“红学家”俞平泊先生在《长恨歌》和《长恨歌传》的质疑等文章中指出,杨贵妃可能并没有死在马嵬坡,而是去了日本定居。

文章指出,在日本不仅有杨贵妃的坟墓,还有杨贵妃的塑像。
而且,现今的日本沿海边有一个叫做“久津”的村子,以“杨贵妃之乡”而闻名这里的人们相信一个久远的传说,当年杨贵妃在马嵬坡兵变的形势逼迫下,一名侍女代替她去死了,杨贵妃在遣唐使的帮助下,乘船离开了大唐,经过漫长的时日漂泊至一个村子,就是今日的日本山口县久津。
山口百惠就是山口家族的一员,看来她声称自己是杨贵妃的后裔不是空穴来风的。

日本著名的文学作品中,南宫博的《杨贵妃外传》和渡边龙策的《杨贵妃复活秘史》中,都有这样的描述,他们推断杨贵妃确实没死而逃到了日本。

日本世代流传的这些传说实在出乎国人的意料,而且所有传说都有根有据,一个中国的贵妃竟然在日本很多地方,都有她的坟墓和塑像,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
难道杨贵妃真是逃去了日本?

著名比较文学专家严绍焘教授从事研究比较文学二十多年,对日本的文化有很多的了解,对于贵妃在日本受到的推崇,严绍砀教授作出了这样的解释。
采访:严教授:我想这个最早的起源呢,是跟白居易的长恨歌是有关系的,白居易在记述杨贵妃本事的时候呢,他有著名的长恨歌,这样一首长诗,那么在长诗的后半部分呢,他表述了对杨贵妃的一种想像,说杨贵妃虽然是她在事变中间人已经死了,但是她的灵魂还是活着的,她的灵魂飘摇到神仙山上,后来呢她和唐明皇所派去的道士在神仙上相遇了

而众所周知,白居易的《长恨歌》是历史上描写杨贵妃和唐玄宗爱情的最为著名的传世名作。
人们分析长恨歌里写到的诗句,“马嵬坡下泥土中,不见玉颜空死处”“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缈间”“其中一人字太真,雪肤花貌参差是”

人们仔细的分析这段诗文,其中“不见玉颜空死处”就是描写了马嵬坡上找不到杨贵妃的遗体了。
而此后唐玄宗派一个道士去找寻杨贵妃,结果“上穷碧落下黄泉”都没有找到,最后道士在仙山上找到了贵妃,而太真恰恰是贵妃出家时的法号。
这一系列相似之处让人们充满了想像,由于是浪漫风格的诗文,倘若道士真的在仙山上找到了贵妃,这里的仙山究竟指的是哪里,世界上存在这样的的地吗?,人们陷入了沉思之中。

长恨歌里写到的称蓬莱的仙山又在哪里呢采访:严教授:关于蓬莱山呢,在中日文化史上,具有特别的文化意义,因为呢,在日本的,文学的创作的概念中,他们常常把蓬莱山本身就指为日本本所,因为我们都知道,蓬莱山是中国道教所构思的神仙生活的在大海中的一种神山,但是在日本的文学中呢,常常把蓬莱山作为日本本身,加以演化的,所以这个能剧呢,他多少暗示了杨贵妃在安禄山事变之后,她其实没有死,她可能到达了日本但是在和中国的史料中并没有记载“蓬莱山就是日本”的说法,人们还是陷入了迷惑之中。

采访严教授:大约在14世纪的后期和15世纪的初期,日本的能开始逐渐的发达起来,能是日本的一种古典戏剧,那么能是以许许多多的生活作为它的题材,其中有一部能是专门以中国的题材作为它的题材来进行创作,那么在文学史上,它有一个专门的名词叫唐氏能,以唐来代替中国,以唐氏能创作的剧本呢,大概有十几种,其中呢有一个剧本,就叫做杨贵妃,那么这个能氏剧的杨贵妃,它讲了这么一个故事,讲了杨贵妃在安史之乱之后,她到了蓬莱山上,那么那跟白居易的长恨歌有所不同,白居易的长恨歌说杨贵妃,人是死了灵魂到了神仙山上,但是这个能氏剧的杨贵妃呢,它说杨贵妃没有死,杨贵妃到了蓬莱山,在蓬莱山上,她又和唐明皇派来的道士互相见面了,那么基本的情节,还是演绎了长恨歌的构思,但是其中它发生了一个质的改变,就是杨贵妃并没有死,就在这个蓬莱山

楼兰,西域古国名。
楼兰是中国西部的一个古代小国,国都楼兰城(遗址在今中国新疆罗布泊西北岸)。
西南通且末、精绝、拘弥、于阗,北通车师,西北通焉耆,东当白龙堆,通敦煌,扼丝绸之路的要冲。
国人属印欧人种。
汉武帝初通西域,使者往来都经过楼兰。
楼兰屡次替匈奴当耳目,并攻劫西汉使者。

楼兰之名始见《史记》所载,公元前176年匈奴冒顿单于给汉文帝刘恒的信,楼兰归属匈奴。
公元前60年,属汉朝西域都护府。

楼兰是西域最东边的丝绸之路上的当道小国,汉匈为争夺西域都欲控制楼兰,楼兰在汉匈之间“不两属,无以自安”。
公元前77年,西汉勇士、著名外交家傅介子杀楼兰王更其国名为鄯善,汉朝应鄯善之请求,派兵在其境内的伊循城内屯田。

东汉以后,由于当时塔里木河中游的注滨河改道,导致楼兰严重缺水。
敦煌的索勒率兵1000人来到楼兰城,又召集鄯善、焉耆、龟兹三国兵士3000人,不分昼夜横断注滨河引水进入楼兰城缓解了楼兰缺水困境。

在此之后,尽管楼兰人为疏浚河道作出了最大限度的努力和尝试,但楼兰城最终还是因断水而废弃了,民众南移,楼兰城最终成为今天的遗迹。

扩展资料

楼兰古城现占地面积12万平方米,接近正方形,边长约330米,整个遗址散布在罗布泊西岸的雅丹地貌群中。
楼兰古城遗址西北距库尔勒市350公里,西南距若羌县城330公里。
几乎全部为流沙所掩埋。
城墙用粘土与红柳条相间夯筑。

有古运河从西北至东南斜贯全城。
运河东北有一座八角形的圆顶土坯佛塔。
塔南的土台上,有一组高大的木构建筑遗迹,曾出土汉文、佉卢文文书及简牍、五铢钱、丝毛织品、生活用具等。

运河西南的中部,有3间木构土坯大型房址,房中及其附近曾出土大量汉文文书、木简及早期粟特文和佉卢文文书,估计为衙署遗迹。
其西的一组庭院,可能是官宦宅邸,南边分布着矮小的民居。
城中出土的各种文书、简牍,被称作罗布泊文书。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楼兰

楼兰是中国西部的一个古代小国,距今约1600年前楼兰国消失,只留下处古城遗迹。
楼兰古城位于东径89°22′22〃,北纬40°29′55〃,地处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若羌县北境,罗布泊的西北角、孔雀河道南岸的7公里处。

西域古国名。
国都楼兰城(遗址在今中国新疆罗布泊西北岸)。
西南通且末、精绝、拘弥、于阗,北通车师,西北通焉耆,东当白龙堆,通敦煌,扼丝绸之路的要冲。
国人属印欧人种。
汉武帝初通西域,使者往来都经过楼兰。
楼兰屡次替匈奴当耳目,并攻劫汉使者。
元封三年(前108),汉派兵讨楼兰,俘获其王。
楼兰既降汉,又遭匈奴的攻击,于是分遣侍子,向两面称臣。
后匈奴侍子安归立为楼兰王,遂亲匈奴。
王弟尉屠耆降汉,将情况报告汉朝。
昭帝元凤四年(前77),汉遣傅介子到楼兰,刺杀安归,立尉屠耆为王,改国名为鄯善,迁都扜泥城(今新疆若羌附近)。
其后汉政府常遣吏卒在楼兰城故地屯田,自玉门关至楼兰,沿途设置烽燧亭障。
魏晋及前凉时期,楼兰城成为西域长史治所。

据《史记大宛列传》和《汉书西域传》记载,早在2世纪以前,楼兰就是西域一个著名的“城廓之国”。
它东通敦煌,西北到焉耆、尉犁,西南到若羌、且末。
古代“丝绸之路”的南、北两道从楼兰分道。

中国魏晋及前凉时期西域长史治所。
位于新疆罗布泊西北。
因遗址中出土的汉文文书上,用“楼兰”佉卢文对音为“库罗来那”称呼该城而得名。

与敦煌邻接,公元前后与汉朝关系密切。
古代楼兰的记载以《汉书·西域传》、法显还有玄奘的记录为基础。
《汉书·西域传》记载:“鄯善国,本名楼兰,王治扦泥城,去阳关千六百里,去长安六千一百里。
户千五百七十,口四万四千一百。
”法显谓:“其地崎岖薄瘠。
俗人衣服粗与汉地同,但以毯褐为异。
其国王奉法。
可有四千余僧,悉小乘学。
”玄奘三藏在其旅行末尾作了极其简单的记述:“从此东北行千余里,至纳缚波故国,即楼兰地也。

汉时的楼兰国,有时成为匈奴的耳目,有时归附于汉,玩弄着两面派的政策,介于汉和匈奴两大势力之间,巧妙地维持着其政治生命。
由于楼兰地处汉与西域诸国交通要冲,汉不能越过这一地区打匈奴,匈奴不假借楼兰的力量也不能威胁汉王朝,汉和匈奴对楼兰都尽力实行怀柔政策。

汉武帝派博望侯张骞出使大月氏,缔结攻守同盟失败。
此后派遣大军讨伐远方的大宛国,又多次派遣使者出使西域诸国。
这些使者通过楼兰的时候,楼兰由于不堪沉重的负担,以至杀戳使者。
汉武帝终于派兵讨伐楼兰,结果作为降服的证据楼兰王子被送至汉王朝作人质。
楼兰同时也向匈奴送去一个王子,表示在匈奴、汉之间严守中立。
此后,汉远征军攻打匈奴一个属国时,楼兰王通匈奴,在国内屯驻匈奴的伏兵,激怒了汉朝廷。
汉武帝再次派兵讨伐楼兰,直逼首府扦泥城,楼兰王大恐,立刻打开城门谢罪,武帝要其监视匈奴的动静。
公元前92年楼兰王死去,招在汉朝作人质的王子回去继位,王子非常悲痛,不愿轻易回国,由其弟继承了王位。
新王时间不长死去,匈奴趁这个机会以昔日在自己国家作人质的前国王的长子继承了王位,汉武帝听到这个消息后大吃一惊,迅速派使者前往劝诱新立国王至汉朝廷,欲扣作人质,未能成功。
此后二三年间,汉与匈奴没有发生重大事件,表面上非常安定。
楼兰国境接近玉门关,汉使者经常通过这个关门前往西域诸国,要经过楼兰境内名为白龙堆的沙漠,沙漠中经常有风,将流沙卷入空中形状如龙,迷失行人,汉朝不断命令楼兰王国提供向导和饮用水,因汉使屡次虐待向导,楼兰拒绝服从其命令,两者之间关系恶化。
汉武帝最终派刺客暗杀了新国王。
为在汉朝廷作人质的王子婚配一位美姬送回楼兰继承王位。
但是国王战战兢兢害怕遭遇暗杀。
汉武帝在保护国王的名义下派部队驻屯楼兰境内,从而为讨伐匈奴和西域诸国获得了主动权。
以上是汉武帝时与楼兰的关系,此后汉王朝势力衰弱,楼兰再次背叛。

我国西汉时期在罗布泊地区有一个楼兰国,它的城廓--楼兰城曾是古丝绸之道上商业经济兴旺的一座重要的交通枢纽城市。
但是就是这样一座在公元前后活跃了几个世纪的城市,到公元4世纪后竟然完全消失于历史记载之中,而沦于荒漠。
对于楼兰国消失的原因,学术界是众说纷纭,有的认为是河水干涸,也有认为是土地盐碱、瘟疫肆虐、丝路改道、异族入侵等等,至今没有定论,成为千古之谜

楼兰文明

历史上的楼兰国据《史记大宛列传》和《汉书西域传》记载,早在2世纪以前,楼兰就是西域一个著名的“城廓之国”。
它东通敦煌,西北到焉耆、尉犁,西南到若羌、且末。
古代“丝绸之路”的南、北两道从楼兰分道。
虽然命运坎坷,楼兰璀璨的文明依旧在其动乱的环境中绽放,其高度的文明耀眼得令人无法漠视。
说到楼兰的文明,我们便得来谈谈楼兰这个民族:楼兰人是属於亚利安人种的伊朗系,轮廓分明,五官立体清晰。
他们主要从事的产业活动有农耕、游牧、采盐等等。
楼兰文明中有畜牧文化,有屯田制的农耕文化,还有商业文化。

楼兰古城是丝路上一座相当重要的城市,但只维持短短的几个世纪就告消失,直至最近才被中外探险家所发现。
荒废久远的楼兰古城,呈正方形,每边均约330公尺,城中尽是残破的官署衙门、民居、芦苇围成的院落、佛寺及杯碗器具、钱币等。
楼兰古城历经近两千年的风蚀,城墙已残破不堪,但城中尚留有房屋的土墙、木架及篱笆等遗迹。
具有地方特色的手制陶器、木制用具、五铢钱及汉、魏、晋时代的汉文木简、锦、绢、铜镜、漆器、毛布、毛毯等丰富多彩、具有特色的文物,生动地表明了一代古城--楼兰的繁华。

从楼兰遗址出土的大量遗物中,充分表明楼兰的高度文明:有种类多样的丝绸织品,如锦、缎、罗、绮等。
出土的丝绸织品,虽经近两千年,但色彩依然绚丽,图案精美,其中有的织法现在早已失传,表明早在2000多年前,我国丝绸纺织水平的高超。
许多中亚商人以及欧洲商人竞相来中国从事丝绸生意。
同时,在楼兰遗址还出土了不少具有古希腊文化和中亚文化特徵的雕刻品和艺术品。
此外,还有来自西方的其他物品,如玻璃制品等。
出土的这些作为东西方交流证据的大量实物,充分表明楼兰古城的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是很繁忙的。
从这些遗物中,我们彷佛听见了骆驼脖子上的铃铛正叮当地响著,载著络绎不绝的商旅,在东西方间来回的穿梭著。
多采多姿的印度、希腊文化,便随著骆驼的足迹,在楼兰绽放出灿烂的花朵。

早在2100多年前就已见诸文字的古楼兰王国,在丝绸之路上作为中国、波斯、印度、叙利亚和罗马帝国之间的中转贸易站,当时曾是世界上最开放、最繁华的"大都市"之一。
然而,公元500年左右,它却一夜之间在中国史册上神秘消失了,众多遗民也同时"失踪"。
他们到底去了哪里?多年来这一直是个难解之谜。

1979年,新疆考古工作者发掘出了大批珍贵文物,还出土了一具已有3800多年的古代女尸,立即在国内外引起轰动,这具女尸出土于楼兰遗址,是中国目前出土的时代最早、保存较好的女尸。

楼兰是中国西域古丝绸之路上一个强悍的小国。
早在许多年前就存在,一度十分繁荣。
可是在公元3世纪后,楼兰国却神秘地消失了,楼兰王国的兴亡和它边上的罗布泊一起,成了一个巨大的谜。

====================================

1988年10月2日,中国和日本组织了一支联合探险队,到达沙漠之中的楼兰遗址,目的是解开这个在丝绸之路的十字路口消失了的神秘古国之谜。

探险队从敦煌启程,进入沙漠,在沙漠中发现了佛塔和房舍的残迹。
遭受风沙侵蚀的佛塔、房舍、墙壁和日常用具等,在星空中展现了往昔的容貌。
在此,探险队对楼兰消失之谜获得了一些初步的线索。

楼兰总共有12个村,几万人左右,在部落首领领导下,平安快乐地生活着。
可是就在1000多年前发生了一次瘟疫,许多楼兰人在病魔中失去了生命,一部分幸免于难的人就向南面的夏康利迁移到米兰。
从此以后楼兰国便消失了。

楼兰古城地处塔里木盆地东缘的罗布泊凹地中,四周被沙漠、雅丹劣地和坚硬的盐壳所包围,人迹罕至,环境异常的荒凉、凶险。

然而据史书记载,早在公元前2世纪楼兰就是西域最繁华的地区之一,古楼兰国有人口14000余,士兵近3000,真可谓是一泱泱大国。
古楼兰地处丝绸之路要冲,扼东西交通的门户,是汉王朝进入西域的桥头堡。
当年在这条交通线上是“使者相望于道”,交通繁忙,城市经济繁荣,楼兰古城有着极盛一时的历史和灿烂的绿洲文化。
奇怪的是,声名显赫的楼兰王国在繁荣兴旺了五六百年以后,却史不记载,传不列名,突然销声匿迹了。
7世纪时,唐玄戕取经归来,看到楼兰国“城廊岿然,人烟断绝”,其萧条之景,使人顿生沧海桑田之感慨!
1900年3月斯文。
赫定率队考察罗布泊,差些全军覆没,因而宣称这里是可怕的“死亡之海”!
1980年5月我国著名科学家彭加木在罗布泊蒙难失踪,更给这座古城蒙上一层神秘可怖的面纱。
近年上海的“独行侠”余纯顺历时8年在走遍了大半个中国后,倒毙罗布泊荒漠,又给蒌兰古城平添了几分凄凉和悲壮。
楼兰古城究竟是怎样消失的?楼兰遗址究竟在哪里?楼兰的自然环境究竟有多恶劣?楼兰有些什么文化遗存?长期以来一直是中外考古学家和科学家关注的问题。
楼兰也是中外探险爱好者憧憬向往的神秘之地。

楼兰古城是由于自然和人为多方面的复杂原因,导致河流改道,风沙侵袭,被掩埋于大漠中的。
本世纪初,因为斯文。
赫定的维吾尔族向导艾尔得克为找回丢失的锄头,于无意中让斯文。
赫定发现了楼兰古城,从而引起世人极大的关注,世界各国的考古家、探险者蜂涌而至,他们在楼兰古城地区发掘的文物其价值之大震惊世界,其数量之丰难以数计。
除新石器时代的石斧、玉斧、石刀、石箭簇外,还有汉简、汉文书、丝织品、木器、陶器、铜器、玻璃制品、古钱币等等。
其中以晋代手抄《战国策》和汉锦最为珍贵。
还发现了著名的“李柏文书”,并据该文书又发现了附近的“海头”故城,并发表了一些专著。
1927年中国考古学家黄文弼也到楼兰发掘考察,出土了大量文物,发表了专著《罗布淖尔考古记》。
中外学者盛赞楼兰是一个埋藏在“沙漠中的宝地”,是历史遗落下来的“博物馆”、“东方的庞贝城”,解放后,我国组建过多批现代化的考察队伍真诚楼兰考察,现清楚查明,楼兰古位于东经80度55分12秒,北续40度30分57秒与附近城镇的直线距离为西北距库尔勒市344千米,西南距若羌县城330千米,古城占地12万平方米,略成正方形,边长约330米,用泥土、芦苇、树枝相间修筑的城墙仍依稀可辨。
一条大致西北——东南走向的古河道斜贯城中,将古城分成东北、西南两区。
东北区仅存佛塔及其附近建筑,佛塔残高10。
4米,系用土坯、糯米浆、柳条砌筑,是全城最高大的建筑物。
西南区有当时的官署——三间房遗址与一些小院落。
古城内,盖房用的胡杨木梁、檩、椽等木构件,比比皆是,其中不少还凿了眼,刻上了花纹,显示了相当的工艺水平。
古城及其周围还有古烽燧、粮仓、古墓等遗址。
在楼兰古墓沟还出土了3800年前的干尸——“楼兰美女”。
楼兰古城内目前尚遗存陶片、毡片、古铜钱、古兵器、丝绸碎片等众多文物,只需你在地表稍事寻找和挖掘,你就可能成为一名“考古发现者”。

神秘的楼兰强烈刺激着国内外游人的探险欲望,近年来国内外掀起了一股楼兰探险热潮,各国探险队纷至沓来,其中尢娄日本朋友热度最高。
1998年春节数十名上海探险者踏着上海独行侠余纯顺的足迹来到楼兰,在东方“庞贝城”渡过了一个不平凡的新年,个个激动无比。

楼兰探险异常艰险,地表崛起的盐壳和错综复杂的风蚀“雅丹”地貌,极其艰队难行,越野车每小时平均只有前进二三千米,平均每两分钟汽车就得转三个急弯。
罗布泊地区的地貌广达3500平方千米,是古城的一大天然屏障。
这里天气冷热变化急剧,夏季午后气温上升至摄氏三四十度,燠热难耐,而凌晨气温又可下降到0度以下,奇寒无比。
罗布泊地区年降水量仅10毫米左右,而蒸发量可达3000多毫米,蒸发远超过降水二三百倍,奇旱无比。
这里风沙肆虐,沙暴滚滚,堪称禁区。
然而有险才有奇,神奇的罗布泊、险峻的雅丹龙城地貌以及各种沙漠奇景为楼兰探险倍增了许多新奇刺激,足令探险者终身难忘。

楼兰本来就是一个只有几万人的小国,古楼兰王朝淹没后,剩余的族人,流落至新疆其它地区,与乌孙人,塞人,月氏人,回纥人互相融合,今天主要为维吾尔族和哈萨克族人。

楼兰消失之谜

公元400年,高僧法显西行取经,途经此地,他在《佛国记》中说,此地已是“上无飞鸟,下无走兽,遍及望目,唯以死人枯骨为标识耳”。
楼兰--这座丝绸之路上的重镇在辉煌了近500年后,逐渐没有了人烟,在历史舞台上无声无息地消失了。

公元4世纪之后,楼兰国突然消声匿迹。

据《水经注》记载,东汉以后,由于当时塔里木河中游的注滨河改道,导致楼兰严重缺水。
敦煌的索勒率兵1000人来到楼兰,又召集鄯善、焉耆、龟兹三国兵士3000人,不分昼夜横断注滨河引水进入楼兰缓解了楼兰缺水困境。
但在此之后,尽管楼兰人为疏浚河道作出了最大限度的努力和尝试,但楼兰古城最终还是因断水而废弃了。

有说楼兰的死亡,是由于人类违背自然规律导致的,楼兰人盲目滥砍乱伐致使水土流失,风沙侵袭,河流改道,气候反常,瘟疫流行,水分减少,盐碱日积,最后造成成王国的必然消亡。

无论怎么说,有一点是肯定的,给楼兰人最后一击的,是瘟疫。
这是一种可怕的急性传染病,传说中的说法叫“热窝子病”,一病一村子,一死一家子。
在巨大的灾难面前,楼兰人选择了逃亡——就跟先前的迁涉一样,都是被迫的。
楼兰国瓦解了,人们盲目的逆塔里木河而上,哪里有树有水,就往那里去,那里能活命,就往那里去,能活几个就是几个。
楼兰人欲哭无泪。
他们上路的时间,正赶上前所未有的大风沙,是一派埋天葬地的大阵势,天昏地暗,飞沙走石,声如厉鬼,一座城池在混浊模糊中轰然而散……

至此,辉煌的楼兰古城也就永远地从历史上无声地消逝了。
虽然逃亡的楼兰人一代接一代地做着复活楼兰的梦,但是,梦只能是梦。
而且,梦到最后,连做梦的人都等不及,消失了,楼兰,依然是风沙的领地,死亡的王国。

1、楼兰古城(1)官衙“三间房”是并排的三间房子,是楼兰城中两座土坯建筑之一,是城中规格最高的建筑,可能是当时的官衙。
自从斯文·赫定发现楼兰古城并在三间房的墙角下发掘出大量珍贵的文书以后,来自日本的橘瑞超、英国的斯坦英都曾在这里大肆挖掘,并将文物带运出国。
这些文物后来被博物馆收藏,由专家进行研究,并在国际上兴起了‘楼兰学’的热潮。
”(2)民居由红柳、芦苇搭建而成,如今屋顶、四壁不存,但从残留的墙根可以看出当时的布局。
(3)佛塔大约10米高的佛塔,是楼兰城中最高的建筑。

2、海头古城1988年自治区文化厅文物处组织的罗布泊文物队伍在部队的配合协助下,经过32天的奋战,在楼兰古城西南找到了“海头”(被斯坦因编号为LK古城)等两座古城并测绘了国内第一张该两座古城的地形图,采集了一批珍贵文物标本,进一步填补了罗布泊地区考古的空白。

3、米兰遗址是一个面积广大的区域,遗址中主要包括米兰城郭、两座佛寺及墓地。
在沿城墙、佛寺的墙基处,东一个西一个刨挖的大坑随处可见。
米兰,属古楼兰国的地域,中国汉代曾在这里屯田,一种有争议的说法认为这里是楼兰国迁都后的新国都。
这里曾发现过“印度文化特征的绝妙壁画”——带翼天使,以及公元8-9世纪的吐蕃藏文木牍;这里是揭示楼兰古国神秘兴衰的重要史迹,是佛教东传由新疆进入内地的重要地域,也是史记中少见的吐蕃与西域交流的证明。

4、瓦石峡古城

5、小河墓地1934年5月,一支探险队在楼兰库姆河边扎下营地。
他们要寻找隐藏在库姆河流域的一个“有一千口棺材”的古墓地。
两个月中,罗布“猎驼人”奥尔得克等人一次次搜寻都劳而无功。
就连奥尔得克本人都猜测,古墓已让十几年间新形成的河湖水域给淹没了,或者是被某次强烈的黑风暴重新埋葬了。
月底,探险队向更靠近罗布荒原西南的绿洲带挺进。
不久,他们发现了一条流向东南的河流。
它有20米宽,总长约120公里,水流迟滞,一串串小湖沼被芦苇、红柳环绕。
它是库姆河复苏后出现的新河,历史不足10年。
在他们沿这条河流进入沙漠前,临时给它起了一个名字“小河”。
“小河”东岸4-5公里,有一个浑圆的小山丘。
远远看去山丘顶部有一片密密的枯立木,高4-5米。
奇怪的是,枯立木的株距极近,一株连着一株,互相支撑着。
山丘上,遍地都是木乃伊、骷髅、被支解的躯体、随时绊腿的巨大木板和厚毛织物碎片。
在一船形木棺中,有一具保存完好的女尸。
打开棺木,严密的裹尸布一碰就风化成粉末了。
揭开覆盖在面部的朽布,一个年轻美丽的姑娘,双目紧闭,嘴角微翘,就像着了魔法刚刚睡去,脸上浮现着神秘会心的微笑。
这就是传说中的“楼兰公主”或“罗布女王”。
她已在沙漠之下沉睡了2000多年。
她长发披肩,身材娇小,身高仅5.2英尺。
在10×16平方米的山顶,有彩绘的巨大木柱,精美的木栅栏,真人一样大的木雕人像,醒目的享堂(墓地的地面建筑)。
专家认定,它绝不是为普通楼兰人修建的,而是一处重要陵墓。

1998年,一批考古专家力尽艰难险阻到达了罗布荒漠。
他们意外地看到了一些类似废弃的城墙的痕迹,无所遮掩地袒露于黄天之下。
在一个百岁罗布老人的指引下,证实这是一个已成为废墟的罗布人的村庄。
小河也许是一个楼兰古遗址———古城居民们的公共墓地。
经过近百年来探险家、考古家们的忙碌,已在罗布荒漠发现了许多大规模的墓葬及随葬物品。
那么,在沉寂了千年的楼兰荒漠里,会不会隐藏着类似秦始皇陵兵马俑那样世间少有的旷世杰作或未被发现的奇迹?

6、“太阳墓”位于孔雀河古河道北岸。
它是1979年冬被考古学家侯灿、王炳华等所发现,古墓有数十座,每座都是中间用一圆形木桩围成的死者墓穴,外面用一尺多高的木桩围成7个圆圈,并组成若干条射线,呈太阳放射光芒状。
经碳14测定,太阳墓已有3800年之久,它是哪个民族哪个部落的墓地?为何葬在这里?这群人居住何方?是把太阳当做图腾建造此墓还是有别的意义……20年过去,仍是个不解之谜。
罗布泊文明和楼兰文明之间近2000年的断裂又是怎么一回事?也许待太阳墓之谜解开也便有了结论。
这里出土了距今3800年、为印欧人种的“楼兰美女”。
发现了近10处古代人类遗址,一些石球、手制加沙陶片、青铜器碎片、三棱形带翼铜镞、兽骨、料珠等人类遗物,暴露在未被沙丘完全覆盖的黄土地表面。
还有一些5000-6000年以前的石刀、石矛、石箭头、细小石叶、石核等。
这清楚地显示,今天已是不毛之地的楼兰,自新石器后期、青铜时代直至汉代前期,的确曾绿草萋萋,森林覆盖率达到40%。

匈奴同志下的楼兰楼兰国的远古历史,至今尚不十分清楚。
楼兰名称最早见于《史记·匈奴列传》,据史书记载,大约在公元前3世纪时(相当于我国秦朝初年),楼兰就已建立了国家,以经营粗放的农业和畜牧业为主,并受月氏王的统治。
大约在公元前177年至前176年间,匈奴冒顿单于派右贤王向月氏发动了一场大规模的进攻,打败了月氏,迫使其余众越过天山,向伊犁河流域迁徙。
原月氏统治地区为匈奴所占,匈奴奴隶主贵族确立了在西域的统治地位。
据《史记·匈奴列传》载,汉文帝六年(前174年),匈奴冒顿单于致书汉文帝说:“以天之福,定楼兰、乌孙、呼揭及其旁二十六国,皆以为匈奴。
”楼兰在摆脱了月氏统治后,又为匈奴统治。
匈奴在西域置僮仆都尉,楼兰和西域诸国被迫向其交纳赋税。
但匈奴“虽能得其马畜旃,而不能统率与之进退。

汉,匈奴争抢楼兰汉武帝初年,西汉政府为了解除北方劲敌匈奴的威胁,派张骞出使西域,藉以联络月氏、大宛、乌孙等西域诸国,共击匈奴。
张骞的出使,虽然没有达到预期目的,但却加深了西汉和西域诸国的相互了解。
此后,汉武帝又不断派使联络西域,汉使的频繁往返,都要路经“当道”的楼兰等国,匈奴居间挑拨,并与楼兰多次劫掠汉使,阻断丝路交通。
于是楼兰成为西汉政府通往西域,控制丝绸之路的必争之地。
从此,汉、匈在西域的争夺,多次围绕着楼兰而展开。

汉武帝元封三年(前108年),武帝命从骠候赵破奴领兵攻打车师,并令王恢辅佐。
王恢因先前出使西域,多次受到楼兰王劫掠,于是就率领轻骑700先攻楼兰,俘虏了楼兰王,楼兰开始归汉。

匈奴听说楼兰归顺西汉,便发兵击之,楼兰无奈,只好两面应付,分别向匈奴、西汉各遣一质子。
后来当西汉贰师将军李广利领兵征讨大宛的时候,匈奴指示楼兰王伺机拦劫。
汉军从俘虏口中得知这一消息后,即呈报朝廷,武帝诏命汉军逮捕了楼兰王,解送长安。
西汉政府责问楼兰王为什么通匈奴?答曰:“小国在大国间,不两属无以自安,愿徙国入居汉地。
”汉武帝对他实话直说表示赞许,体谅到小国的苦衷,便下令护送其回国,并要求楼兰侦察匈奴的动静。

汉征和元年(前92年),楼兰王死,其国人来汉,请求西汉政府放还质子,欲立为王。
但因楼兰质子在汉经常犯法,被处以宫刑,所以西汉政府借口皇帝喜欢质子,不予放还,楼兰只好更立其王。
嗣王几年后又死了,匈奴首先得知这一消息,立刻将楼兰王在匈奴的质子遣送回国,立为国王。
此王由于多年生活在匈奴,故亲匈奴而远汉,并多次勾结匈奴拦阻杀害汉朝使节。

汉元帝四年(前77年),西汉政府派平乐监傅介子刺杀了忠于匈奴的楼兰王,立楼兰在汉的质子、前王之弟尉屠耆为王,并更其国名为鄯善。
尉屠耆因久居长安,感以在国内势单力薄,恐为前王之子所杀,故请求西汉政府派吏士屯田鄯善的伊循城(今若羌县米兰),做为其后盾,并将国都南迁至士泥城

鄯善国建立后,楼兰城作为丝绸之路上的重要交通枢纽,继续存在了400年左右。
根据楼兰古城出土文物的考证和对古建筑遗址年代的测定,作为一个城镇,楼兰王诞生于西汉晚期以后,东汉魏晋时代是其鼎盛时期

楼兰出土的汉文木简和纸文书共计576件,其中木简412件、纸文书164件,有绝对年号纪载的木简40件、纸文书8件。
绝对纪年上起曹魏嘉平四年(252)年,下迄前凉建兴十八年(330年)。
其中出现次数最多的年号是泰始,其次是咸熙,再现最早的年号是曹魏嘉平四年(252年),最晚的年号是前凉建兴十八年(330年)。
楼兰出土的木简和纸文书表明,自曹魏齐王芳嘉平四年(252年)至前凉建兴十八年(330年),楼兰与中原王朝一直保持着密切的隶属关系,这一时期是楼兰城发展的繁荣时期。

鄯善国建立后,楼兰成为鄯善国的一个重要城镇,其地理位置依然十分重要。
东汉时,敦煌人索励率敦煌等地士兵1000余人到楼兰屯田,同时,征召鄯善、焉耆、龟兹三国兵各1000余人,横断注滨河(今塔里木河),兴修水利,灌溉农田,连续屯垦3年,积粟100万。

罗布泊地区发现的东汉和魏晋时期的汉文木简,其主要内容大部分都是记载关于屯田方面的事物。
来此屯田的士卒,都可以随带畜产和各类农具杂物。
汉朝在此还设有乡政权的基层官吏——三老。
楼兰作为汉代在罗布泊地区的屯田中心,仍然承担接待在这条交通线上来住的使节和官吏,汉朝在此还设有管理邮件的机构和官吏,并通过屯田,传播了先进的铁制农业农具和农业耕作方法——牛耕等。

根据史书记载和已发现的考古材料得知,东汉魏晋时期曾在古楼兰设西域长史府,其规模可能介于郡县之间,并具有军屯的特点。
据《后汉书·接勇传》记载,东汉延光二年(123年)夏天,班勇为西域长史,将兵500人出屯柳中(今吐鲁番境内),“明年(124年)正月,勇至楼兰,以鄯善归附。
”魏晋两朝沿用东汉旧制,仍在西域地区设西域长史府。
楼兰出土的木简和文书中,明确记载有“楼兰”地点的,木简有8件,纸文书有10件,记载有西域长史及其下属管衔的木简有7件。
它说明曹魏和西晋时期的西域长


四、东汉魏晋时期的楼兰魏晋时期继续在楼兰地区进行屯田,并在西域长史府设主管屯田事务的官司吏。
屯田士卒在古楼兰地区进行开始荒地、修渠筑坝、传播和推广中原地区的农业生产技术和铁制农具,使楼兰地区的农业生产得到很大的发展,楼兰成为魏晋两朝统治西域的前哨阵地。

但是,从总的发展形势来看,自南北朝以后,随着西域统治政治、军事、经济形势的变化,以及丝绸之路新线路的开拓,楼兰作为丝路贸易的中转站,已失去了它昔日的重要地位,而逐渐衰落了。

楼兰出土文物中所发现的年代最晚的木简,是记载有前凉建兴十八年(330年)纪年的木简。
它表明建兴十八年(330年)后,由于孔雀河水的改道,致使位于其下游的楼兰水源枯竭,屯田生产无法进行,西域长史府被迫迁移。
楼兰这个丝绸之路上曾繁华显赫一时的重镇,才逐渐被人们所废弃,从历史舞台上无声无息地消失了。

你要的话我还可以把图片给你````加偶QQ605619103

西方的吸血鬼其实类似于我们中国的僵尸。

当然是不存在的。

肺结核病引发吸血鬼迷信

意大利考古学家在威尼斯挖掘出的一处中世纪坟墓里首次发现“吸血鬼”尸体骨骼。
当时的人们会对“吸血鬼”尸体塞上砖头,避免他们死后四处咬人传播瘟疫。

为什么他们的尸体肿胀,仿佛仍在不断进食?

为什么他们的头发和指甲仿佛仍在生长?

为什么他们的尸体会发出恐怖的声音?

《暮光之城》掀起了又一轮的吸血鬼电影热潮,虽然还未在国内公映,但是已经拥有了大批的热衷粉丝。
据国外媒体报道,电影续集将于11月在美国上映。
欧美电影中有大量的吸血鬼形象,他们外形恐怖,但是却拥有和人类一样复杂的内心情感。

那么,吸血鬼是否真的存在呢?他们到底是死是活?根据血液学学者和鉴识科学家的检查证据,吸血鬼并不存在。
他们部分出自想象,部分出自不了解尸体的腐烂过程。
现在让我们打开墓穴,将吸血鬼议题摊在阳光下。

一则新闻

怀疑死者是吸血鬼,掘墓取心

几年前,罗马尼亚出现了一件奇怪的事情,一名76岁刚去世的死者在墓中被人挖走心脏。

2004年1月,在罗马尼亚南部一个偏远的村庄,举行了一场阴森恐怖的仪式,有六个人带着手电筒、铲子和私酿烈酒前往当地墓园。
这些人聚集在一座新坟前,坟中躺的是他们自己的家族成员、76岁、刚去世的佩卓托玛。
在黑夜的掩护下,六人撬开石棺的石板挖出里头的木棺……

数天后当地警察介入调查。
他们发现坟墓被破坏,而当他们挖掘出尸体,发现可怕又惊人的事,棺材盖掀开,死者面朝上仰躺,他的胸部被划开,衣服被打开,他的心脏不见了。
这是病态的恶作剧?还是死者因过往的罪恶而遭到的报复?其实两者皆非,死者在村里受到爱戴和敬重,但他的亲戚认为,他死后变成了吸血鬼。

此案引起罗马尼亚很大的骚动。
被告辩称佩卓托玛死后,他的家属全都梦到佩卓托玛在老家出没的噩梦,接着家属纷纷病倒,于是他们认为佩卓托玛变成吸血鬼在夜里吸他们的血。
但罗马尼亚检察官克伦古塔说,犯法就是犯法,他们被控亵渎坟墓罪。

六人中的开棺者在法庭上表示,他看到死者嘴边有血迹。
根据传统,他们只能做一件事,六人挖出他的心脏拿到其他家属等待的十字路口,他们烧掉心脏,用水溶解灰烬。
让生病的家属喝下可怕的符水,之后每个人似乎都痊愈,也不再做噩梦。
罗马尼亚当局立刻指出,相信吸血鬼是脱轨行为,也是落伍的迷信。

一个传说

挖出心脏是怕他出来害人

其实在19世纪的新英格兰,人们对待被认为是吸血鬼的死者都是一样的,挖出心脏烧掉。

世上是否真有复活的恶鬼?若吸血鬼只是传说,为何不断有人挖出死者?

令人惊讶的是,最佳实体证据并非出现在东欧偏远角落,而是在美国。
尼克·贝蓝东尼博士是一位考古员,1990年,他发现1800年代末的荒废墓地,其中有一个墓葬特别奇怪。
死者死亡约5到10年后,有人挖过坟墓,他们将股骨交叉放置胸前,打开胸腔,并斩下头颅。
他们找到的唯一身份证明是棺盖上刻的JB缩写。
贝蓝东尼请教当地民俗学者麦克·贝尔,贝尔认为,下葬后重新排列股骨、骨骸和斩首,在北欧和罗马时期前的英国非常普遍。
目的是防止尸体游走或返家。

原来一直到19世纪前,新英格兰有吸血鬼出没的传闻。
报纸上这类事件很多。
贝尔说:“目前我在新英格兰找到约20例,但我想自己找到的只是冰山的一角。
新英格兰最后一件呈报案例出现于1892年。
当年,少女梅西·布朗去世。
数周后,梅西的弟弟埃德温染上同样疾病并濒死,担心传染病的恐慌村民四处寻找原因,然后想到古老的民间迷信,疾病是死去的家族成员梅西·布朗所引发的。
在邻居的施压下,梅西的父亲同意挖出尸体。
当天报纸报道村民开棺时,梅西·布朗的尸体看来仍很红润,村民便确定她其实没死。
于是他们挖出她的心脏在附近岩石上烧成灰。
根据当时的《神圣日报》报道,他们喂埃德温喝下符水,不幸的是这个仪式无法救回可怜的埃德温,他于两个月后死亡。

贝尔说:“JB的骨骸可能证明了民俗传统。
村民将疾病或传染病怪罪于死者,把他们当吸血鬼驱除以拯救活着的人。
现代罗马尼亚竟能完全复制19世纪新英格兰的仪式!

几个解释

为什么死尸指甲胡须会变长?

人死后为什么看起来仍像活着?鉴识人类学者专家给出科学的解释。

民俗学者麦克·贝尔说,他听说了许多关于开棺验尸的故事。
宣称死者未死的目击者总是尽全力描述自己所见。
肿胀的尸体仿佛仍在不断进食。
尸体上的肉还完整,脸颊红润,头发和指甲仍在生长。
尸体甚至可能发出声音和移动。
这完全出乎人们意料之外。
按他们的说法,你可能因此相信这个人没死,这个人还活着。

目击者的说法究竟有多正确?鉴识人类学者比尔·罗卓盖博士拥有20年经验,他是提供这方面解释的最佳人选。
比尔·罗卓盖博士说:“因为早期缺乏医学知识,他们常会把很正常的死后尸体分解变化说成吸血鬼传说。

“先从身体肿胀和嘴里与嘴边的血迹开始,肿胀只是尸体分解引起气体在体内累积所造成。
当器官开始液化,压力会导致血水从口鼻流出。
持续生长的毛发和指甲是真的吗?现今有些人仍相信或以为,人死后毛发和指甲还会生长,其实不然。
指甲的状况是这样,尸体的表皮开始干缩,我们指甲下的皮就会缩短,使得指甲看起来会变长。

“胡须的状况也一样,男性看起来很像留了3天的胡子,其实只是毛囊的表皮组织缩短,毛发看起来就会挺直许多。

“但科学与迷信大对抗的最佳例子该算是对呻吟的解释。
”比尔说:“开棺时经常会听到呻吟或喉音,那是因为胸腔和腹腔的气体从气管被挤压上来。
从口中挤出时便会制造声音,以木桩刺入胸腔时又会如何?听来像是尖叫,如同吸血鬼死前的最后挣扎。
若我完全不懂分解过程,我一定也会很害怕。
所以这些事都有科学解释。

文章到此结束,如果本次分享的梦到自己在挖掘墓葬和梦到自己在挖掘墓葬什么意思的问题解决了您的问题,那么我们由衷的感到高兴!

相关推荐: